第(2/3)页 仅仅三日,一座座火力地堡、岗哨、碉楼、战壕、观察哨拔地而起,蔚为壮观。 哪怕是原本的城楼防御,均被徐辉祖下命拆除,改成了防御火炮为主,水泥钢筋混合的堡垒。 有些不适合改造的城墙,则被他做成了诱靶,旨在消耗敌军的火药。 以平壤为中心,大同江为依托,阿虎飞岭山为屏障的平壤防区,仅仅三日就初具雏形。 剩下的就是在接下来的时日慢慢加固、调整。 工兵营将地堡搭建好后,主要精力就放在战壕的修建中。 一旦接敌,战壕就是战士们的生命线,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位置。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英军参战的具体部队编制、人数,以及火力配备。 但徐辉祖清楚,接下来他们的日子不会太好过,必然面对英军的全方位进攻。 就在布防初步完成当夜,他收到了苏谨的电报。 虽然苏谨也不清楚英军的具体参战人数,但他料定接下来的战事,徐辉祖这边必然要承受更多来自正面的冲击。 而他的主要精力,也必须放在防御战术上。 好在过年的时候,苏谨就和他聊了不少关于防御热武器的战壕、阵地构建的问题,他亦深以为然。 尤其是在战壕的布置上,满满的全是细节。 比如在大同江沿岸的战壕布置,可不是仅仅挖个壕沟那么简单。 防炮洞、猫耳洞、连环洞、隐蔽所、十字交通沟等等,具一一早有标注,形成规范。 苏谨明确要求,所有观察哨之间的距离决不能过远。 尤其要在高地之间,建立足够的防御支撑点,并建立、形成网状战壕结构。 阵地与阵地之间距离,要在控制在八里地之内,以六里为佳。 在主要战壕之间,至少建立2——3条交通壕,以及隐蔽所和猫耳洞的挖法等等,十分繁琐而又细致。 硬件配置完,软件的要求也不会少。 苏谨提出,不仅主力部队要严格按照士兵操律规范位置,不得擅自调动外, 预备队集结的位置也十分讲究,必须保证能以最快速度,到达任何一处需要支援的位置。 同时构建起的每一道防线交汇之后,必须呈网状且能让火力形成立体化,达到防御的理论最佳化。 徐辉祖初听到这些理论的时候,觉得甚是不错,颇为赞同。 但当他行军之时慢慢回味,再结合眼前的战场形势,顿时对苏谨惊为天人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