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九章 猜忌与考验-《大秦之我是子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天下纷乱三年,臣竟忘了除了死去的怀王芈心,还有一股楚国正统。”张敖叹道,暗暗自责思虑不周。

    “天下之中恐怕只有负刍还惦记着那个边陲‘楚王’了。”姬寒苦笑道。

    “在下已以实言相告,秦王可否安心?”张良笑道。

    “寡人...不安心!”

    子婴一喝,重将紧张的气氛点燃。

    “王上还有何事?”张敖不敢再为张良求情,今日的张良在他眼中亦是极为古怪。

    “负刍谋划多年,当知名声为重,边陲楚王之名还不足以让寡人一位侠客皆未得!”子婴策马绕过张敖来到张良身旁,“身怀野心之人不会想着将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,除了滇国,投奔他的侠客恐怕还有投奔之因!”

    子婴直视张良,“与齐地有关?对吧?”

    “哈...秦王又猜对了。”张良笑道,心感是时候全盘告知了,“不止齐地,还有三晋之地。齐地此刻不仅是项田之争,还有曾经的齐国王室,姜氏。三晋之地,隐藏着周朝王室,周氏。负刍与这群早已流落江湖的王室勾结,是侠客归附的另一原因。”

    “周氏?”子婴若有所思点头。

    季布被刘邦追杀后便是先隐藏在一周人家,后被送到朱家手中,最终在夏侯婴的说服下免于一死。

    “看来,子房先生这次终于说了实话。”子婴叹道,“负刍那个老东西手伸的怪长的。”

    “子房先生如何不直言相告?!倘若王上猜不到其中关窍,岂不是始终小觑着负刍?”姬寒皱眉,“还是说,子房先生从未想过告知?!”

    “二者均是吧。”张良眼带深意瞥了瞥张敖,姬寒二人,“秦王的李信统领算计过在下,在下亦知秦王不少...阴谋,此事便当做对秦王的试探,若秦王看出其中深意,在下便不计过往,不理会那些阴谋,凭借秦王不杀家师的恩情,为秦王尽心思虑。此刻看来,秦王过关了。”

    张敖二人不解阴谋何在,子婴却心知肚明。但仅凭张良口头上的承诺,子婴仍是对其放心不下。盘算着归秦地后,重整秦徒众,对其严防紧盯。

    姬寒对张良之言,亦心有不服,“子房先生相助刘邦之时,可无如此考验。即便如此言,还未至秦地便如此刁难般试探,未免有欺主之嫌。”

    “今时不同往日,沛公若夺天下,看似难而实易,秦王却正相反。如今的九州之争,可不止是当年伐秦时那群人参与。”张良四顾道,“北匈奴,东箕氏侯国,南滇国,赵佗...除了西侧,均会有外敌插手,恐怕每个本处边陲无力夺天下之人,均会寻求外敌相助,不容小觑。秦王他日之路极为难行,此刻试探亦是当做给秦王提个醒吧。要...步步为营,提防任何人。”

    子婴轻轻点头,张良此番言谈给本以为大势已定的他,重重的提了个醒。

    内史郡,陇西郡,汉中郡,巴,蜀郡,长沙郡虽得,却也仅是如此了,再想向外拓张,只能再等待一个机会,再等上一年。而这一年之中,还需要时刻观望,暗暗左右各国局势,不会比战事放松。

    “走吧,大秦之内还有众多大事等着寡人呢。”子婴苦笑叹道。

    张敖二人跟着点头,顿觉大任在身。

    “有一事,臣心有疑虑。”姬寒问道。

    “何事?”子婴有些紧张,姬寒若一心想在韩地为王,还是他日的一个麻烦。

    “王上...此行应还是过南阳之地归秦,如何总是北望河南国?”姬寒思索道,“以如今的形势,河南国的韩信对王上的威胁更大些吧?”

    “这...”子婴松了口气,一股愁意涌上心头,“只因...有个人若归齐地,无法轻易过曾经的西魏地,只能从河南国而行了...”

    落雪纷至,子婴一行终入南阳,忍着寒意飞奔至宛城。

    第二次来此地,姬寒一时间莫名感觉极为诡异,时时提防着宛城内的百姓与将士的行动。

    姬寒不顾寒意,抽剑在手,“王上,此地明面上的将士与百姓相较来时,少的太多了。难道是那日英布心怨王上,将其藏匿设伏臣等?!”

    “当是不会。”子婴摇头但亦觉怪异,“不止宛城,其他重城之军民亦少了不止半数,英布总不至于为了四人而闹出过大的动静。”

    “英布不得人心,今又大势颓靡,将士私逃,百姓迁居当是常事。”张敖解释道。

    “是韩信。”张良笑道,“如此程度的迁居,自是有人刻意为之。南郡四处各国,吴芮,秦王,梅鋗从未插手,只剩那个急于招兵买马的韩信了。”

    “当是如此。”姬寒赞同点头,“呵...一个招兵买马,一个不得人心,真是韩信天赐的良机。”

    身为原本的同名同姓之人,姬寒见韩信如此形势,心中有些嫉妒。

    “刻意为之,也该有人里应外合。诸位随寡人再去拜访那个九江王,看看那个贲赫统领是死是活吧?”子婴笑道。

    “贲赫?他对英布可是极为忠心,王上以为是他勾结韩信?”姬寒不解。

    “只能是他!”

    子婴不想深做解释,策马冲在前方。

    “子房先生以为呢?”张敖紧随步伐,问向张良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