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四章 极其大胆的猜测-《大秦之我是子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这...”尉缭有些失望,“或许是巧合吧?商曾为夏属国,周曾为商属国,关系相似,两个大国之君,臣难免有同过失。”

    “或许吧。”子婴叹气道,猜测夏商周之事与始皇之事无关,懒得与尉缭争论。

    莫负点头,继续查看术数之法。

    薄夫人若有所思上前,将手中竹简递给子婴,“王上,此书全篇怪异至极,定要一观。”

    子婴接过,不由一笑。

    薄夫人递来的乃是《山海经》,能看懂便怪了。

    “夫人姑且放下,此书不值一观。”子婴笑道,“始皇所遇怪事,当从别国国君身上,寻到相似之处。”

    “王上莫急。”薄夫人素手一指,“此书不仅与始皇之事有关,还牵扯着太卜所言的‘穆王’‘伐纣’一事。只因...这座山!”

    “西海之南,流沙之滨,赤水之后,黑水之前,有大山,名曰昆仑之丘...”薄夫人缓缓吟道。

    “昆仑山?!”子婴一愣,不解薄夫人何意。

    此外,世人不知《山海经》中有诸多地名位置在何处,后世便纷纷将所遇之山以书中之名相赐。

    赤水被宋代正式封给黔地之江,昆仑之名更是在张骞出使西域后,被汉武帝赐给了西域的一座山。

    一在南,一在北,根本不是《山海经》中所述。

    尉缭止不住摇头,“这世上何处有黑,赤二色之水?夫人莫要以此当真。”

    “始皇东巡亦是求不可知的仙山,自当在此奇书之上追寻!”薄夫人心有不服,“本宫乃是魏人,魏地盛产盐,倘若水中杂盐,水当可赤!”

    子婴第一次见到薄夫人如此强势,开了眼界。

    脑中不断回响着薄夫人的话。

    东巡,故昆仑山当是寻九州之外之山。

    赤水,便是红色的水,河,江,海!

    红海?!!

    子婴全身一阵电流般激过,一个大胆的想法现于大脑。

    昆仑山,西王母...恐怕不在九州大地!

    哗——

    子婴推开几案上所有竹简,持毛笔勾勒着比九州更大的地图。

    “王上?!”薄夫人被吓到了,小声询问。

    子婴不理睬,死死盯着面前轮廓,口中念念有词。

    “那个古老国都,西方的确是海,故名‘西海’;流沙之滨更不用说了;若从九州至彼国,当过红海,故为‘赤水之后’!”

    薄夫人见子婴费心思考她的话,心中欣喜。

    尉缭也来了兴致。

    “看来秦王知晓,始皇所求,海上三大仙山之一所在何处?”尉缭直挑白眉,“可这‘黑水’又是何物?”

    子婴眼望西南,激动的脸颊通红,忽地说起了让屋内众人皆听不懂的话。

    “千百万年前本是同一块陆地的另一疆土上,有着鼎鼎大名的黑水河,只因丛林蚁酸过多而致。若在此时,那里亦当有个黑水河,故名‘黑水’!”

    “夫人!下一句是什么?!”子婴急道。

    “名曰昆仑之丘...有神,人面虎身...”薄夫人恭敬念道。

    “虎身?”子婴眉头一皱,转而舒展,“哈哈...也对,九州之地是没有狮子的,见到那种东西,自然以为是虎身!”

    子婴扔下毛笔,扶额一笑,想通了太多的事情。

    始皇非是轻信他人之人,卢生,侯生因无法寻到仙草,仙药,皆是无奈逃命。为何唯独给声称远行寻仙山的徐福提供,人,三年粮食,衣鞋,药物,耕种之物?!

    而今看来,只有一个原因,始皇极为相信《山海经》,而徐福东渡只要至一地,所过的海自然成了西海!与昆仑山极为贴合!

    薄夫人见子婴似是想通,继续念道,“有人戴胜,虎齿,有豹尾,穴处,名曰西王母,此山万物尽有。”

    “‘万物尽有’...正是此言!!”子婴不住点头,“既然万物尽有,始皇便以为那里定有长生不老之药。”

    “越说越糊涂!世上岂有如此怪人?”尉缭皱眉。

    “是面具。”子婴打断尉缭的质疑,“寡人知晓那个国度,此书当为极古之人所书,所包九州之外各地。只是不知...始皇为何不懂这“晦涩之书”其言之位,却听信其意?”

    子婴低头思索,据说汉朝的东方朔,模仿《山海经》而书《神异经》,《神异经》比不上《山海经》语言质朴,所记之事又多附会胡编。

    但东汉的经学家解读《左传》之时,曾用了一塌糊涂的《神异经》做注解。

    从上古至汉朝,似乎总有人对《山海经》之物极其崇拜...不知缘由。

    尉缭仍是无法理解,紧皱眉头,“依秦王之意,昔日世上真有西王母,昆仑山上当真有长生不老之药?”

    “《山海经》之上只言了‘万物尽有’,兴许只是世间平常之物皆在罢了。若西王母真有这种本领,周穆王早便长生不老了,即便非是周穆王,亦总该有人长生不老才是。”莫负见尉缭对子婴语气不善,回呛道,“说助王上一同破解怪异之事,只会问来问去!”

    尉缭被没年龄零头大的女孩训斥,悻悻不做声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