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四章 极其大胆的猜测-《大秦之我是子婴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穆王西游见西王母吗?携带甲兵,所用一百五十日左右?”子婴喃喃思索,总觉得哪里不对。

    玄奘西行佛国归来之徒,都用了一年半。穆王的路程更远,凭什么只用了三分之一不到的时间?

    而在西行途中,国内有了叛乱,周穆王还中途返回平定。

    拜访西王母的第二年,西王母还亲自率大礼回赠,停留多日。

    又是不合理之处!

    只有一种解释便是,那个周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见到的人根本就不是西王母,穆王所见女子最多是西域部族女子。

    但...又是同样的怪异之处,《山海经》中记载的西王母有关事物,绝对无法与那西域女子一一相配。

    周穆王喜战不喜和,虽是好大喜功,在仅有少处相似时,没必要非把一女子与《山海经》中之人贴合。

    《山海经》成书时间,在后人口中跨度很大,大多认为可从尧舜禹秦到先秦。

    无论如何,《竹书纪年》将史实与近乎神话的书籍混作一团,绝非寻常事。

    除非此间之人,皆认为此书非同小可,西王母非同小可...

    而涉及到刻意作假,子婴不得不又想起了夏商周三代之事...

    “寡人并无头绪!”子婴有些混乱,抬手轻捏额头,“只知西王母当为遥远之国之君,或有奇能,以至君王包括始皇皆崇尚追寻,甚至不惜伪造史书。”

    “君王皆崇尚?那便是神了?”莫负开口道,“君王又皆自称为天子,或许西王母是天?”

    “莫要乱说。”薄夫人笑斥莫负。

    “西王母仅是人罢了,如何能成神?天...巫着自称可与天语,亦只是天借用巫师之口,告诫天下之君民~”尉缭老生常谈。

    “本侯随口之言罢了。”莫负似不在意,转身埋头书籍。

    薄夫人则是轻笑不语。

    几人情绪变化间,子婴似乎捕捉到一股极为重要的感觉,那股感觉可以带领他找到答案。

    西王母...通天之人...

    太卜...随着历史变迁,地位越来越低的太卜...

    越来越不被世人虽信奉的...天。

    子婴脑中灵光一闪,朝着薄夫人大声道,“夫人,《山海经》中可有记载,西王母可通天,或是通天之物的?”

    “容臣妾找寻。”薄夫人正色,飞速挑选着竹简,转而一笑,将竹简递给子婴。

    尉缭凑了过去,口中念道,“‘海内昆仑之虛,在西北,帝之下都。昆仑之虛,方八百里,高万仞。’这...这倒是足以通天了。”

    “果然有这种话...难道真是如此吗...”

    子婴双目失神,身裹黑衣,冒着大雪独自走出书房。

    “王上?”

    “夫人不必担忧,尉缭先生陪寡人出来便可。”子婴淡淡道。

    尉缭忽觉子婴已知晓了些秘密,急速推门而出。

    “秦王可知子房先生所言,凡事的另一因为何?!”尉缭急道。

    “是命。”子婴苦笑道。

    “什么?!”尉缭满脸错愕。

    “的确是命,但掌命的是神,或可说是比我等强的太多太多的人。”子婴叹道。

    “秦王何意?能否直言?!”尉缭急不可耐。

    “直言?便是xx人。”子婴笑道,见尉缭面色难看亦不再绕圈子,“天地之初,生民极少且昏眛。便有近神之人降临天下...”

    “秦王的意思是神是奇人?天意亦是那群人所控?”尉缭皱眉道。

    子婴微微惊讶,这种话尉缭居然一听便知?回想起初见面时,惊讶感亦渐渐消散。

    “没错。”子婴望雪开口,“天下之民不止九州,而上古之传言却几乎相同,均是那些‘神’,那些故事,寡人不得不如此怀疑。”

    “可这与始皇之事有何干系?况且,倘若真有其人存在,为何先民可见,我辈不可见?”尉缭问道。

    “简单,只因先民会将那群人当成神,我等...或是后世之民便不会了。这些人不想再暴露,便隐藏起来,仍以奇能观看我等,甚至...不时插手操控...”

    子婴越说越心慌,连自己也觉得过于荒谬了。

    但抛开上古相似的神话,‘后世’思维能横跨千年,想要施行社会zy的王莽,为何如此怪异?

    王莽数十万人大战必胜之时,天降陨石而至大败,最终身死。

    其因想相较于是天意,子婴更愿相信是一群xx人,一群智力,能力远超过他们不知多少个维度的xx人在背后操控。

    尉缭沉默不语,真的被震到了。

    “唉,寡人亦不想说这些,只因刘邦若得天下,他所建立的汉朝会被分成两半。而这第一半的亡国之君,亦是名为‘子婴’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